2025年09月29日 (周三)   2~ 20℃   多云
【“诗意甘州”校园行采风系列报道】③甘州区劳动街小学:“六融合”德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2024-09-07 20:49:34 责任编辑:王睿 审核:李晓霞 来源: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微博

文/张玲 赵海容 陈志伟 王凯 图/王建平 岳瑛 任红霞 万建国

近年来,甘州区劳动街小学积极探索实践“六融合”德育课程,融合关键元素,以课程的形式纳入教学体系,学生道德素养逐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跟着小小的红领巾讲解员走进校园,“一草一花木”的校园环境把提升文化品位作为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用昂扬向上的精神文化感召人,用清新雅致的物质文化吸引人。“美德少年”宣传栏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向上,“楼道文化墙”折射出师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小小百草园”将学生带入了中华传统中草药的王国。文化长廊、喷泉花园、古诗词步道、体育文化墙、核心价值观宣传墙、丝绸之路文化墙等,发挥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操场上,孩子们伴随着《白龙马》的背景音乐,一个接一个穿过大绳,井然有序,活力十足,整个操场都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尝试“快乐星期四”课程超市是劳动街小学“一周一社团”文化活动,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在自己喜欢的社团参加活动,社团活动促进了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发挥了凝聚激励的功能。

甘州区劳动街小学六年级学生张照淇开心地跟记者们分享:“我们学校有开放式的图书室、智能图书借阅平台,我们想读就能读到;开放的体育器材,我们想玩就能玩到。每周的社团活动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每学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走出校园,在博物馆、高校生命体验馆等学习场所开阔了视野。每个周末和法定节假日没有书面家庭作业,我们可以阅读、锻炼,发展兴趣爱好。在劳动街小学学习,我感到非常快乐。”

学校的展演厅传出了清脆悦耳的乐器声,走近一看,在老师的指挥下,同学们认真专注地敲击着钟琴,劳动街小学“一人一乐器”小乐器进课堂的活动更是丰富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从四年级开始,将葫芦丝、巴乌、口风琴、竖笛等小乐器引入学生的课堂,在校期间掌握一种小乐器的演奏技能,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走进正在讲解剪纸非遗文化的课堂,老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剪纸、认识剪纸,邀请了非遗文化传承的专家来给同学们现场演示,老师不仅把课堂当作传道授业的场地,也将课堂作为德育的主渠道,重视文本背后的学生素养教育,让各学科核心素养从“课标”走向课堂。

甘州区劳动街小学教师李长明告诉记者:“我们学校的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名师研究院、青年教师成长中心,密切了我们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引入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润泽生命大讲堂,丰盈了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我们时刻铭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和新时代教师与时俱进,不忘初心的时代要求。学业成绩与良好品质平分秋色的评价体系,引导我们既要重视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又要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培养,实现从育分走向育人,从课堂走向课程的转变。”

近年来,劳动街小学以“办一所安静、有品质、有温度、有故事的学校”为愿景,以“小学六年影响一生”为理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建设主题图书馆式学校,构建“六融合”德育课程,实施学力、活力、潜力“三力”评价体系,探索自学、互学、展学为模块的“三学”课堂,遵循规律,恪守常识,为每个孩子的未来奠基。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立足课堂、立足学生,立足教师队伍建设,立足课程建设,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推动教师提升教书育人的水平,为甘州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甘州区劳动街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寇学昭表示。

主管单位:中共甘州区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甘州区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5003420号-1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220037 甘公网安备:62070212003-22001 
新闻热线:0936-8215223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