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融媒讯 甘州区立足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村干部队伍,持续用力在“选、育、管、促”上狠下功夫,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拓宽来源渠道“选”。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加强和稳定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制定下发《关于实施“强头雁”行动的意见》,从“识、选、育、励”四方面加强“头雁”队伍建设,按照村党组织书记不少于1:2比例、其他村干部1:1比例,从退役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本土大学生等各类优秀人才中,择优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184名,其中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488名,着力构建储备充足、结构合理、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的村干部“三级梯队”。按照“一人一档、一村一册、一乡一库”要求,建立千名后备干部信息库,动态调整、定期更新,为村级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备足“新鲜血液”。
搭建实训平台“育”。充分发挥区乡两级党校培训主阵地作用,采取“分梯次、点单式、‘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各类培训班次267期,村干部实干担当本领进一步增强。常态化组织实战练兵和打擂比武活动,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任务,开展活动50余场次,有效激发了村“两委”班子比学赶超工作热情。建立“1+1”或“N+1”培养帮带模式,通过“传、帮、带”教方法、指路子,帮助村干部理清工作思路,筑牢“主人翁”意识。聚焦“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目标,开展村干部学历提升行动,依托国家开放大学等教育资源,47名村干部和后备干部实现学历提升。
健全制度机制“管”。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四议两公开”等制度,采取个人述职、民主测评、包村领导点评等方式,对村干部进行全面考核,通过制度化激励、规范化考核,树牢实干为民价值导向。实行后备干部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汇报制度,乡镇党委每半年与后备干部进行一次座谈,村“两委”每季度与后备干部进行一次沟通,及时了解掌握后备干部思想动态。规范落实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推行村级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和村民委员会成员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及时掌握和发现村干部队伍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细化激励措施“促”。持续深化基层减负专项行动,清理规范村级组织准入事项,上半年清理村级组织各类标(识)牌568块,精简整合涉村微信工作群、钉钉群、政务APP等211个,乡镇接待各类到村观摩同比下降51.44%。全面落实村干部激励关爱制度,为1693名在职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开展健康体检。严格落实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制度,为1174名离任村干部发放生活补贴139.9万元,充分调动他们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推行村干部绩效报酬与村集体经济收益挂钩机制,依据当年集体经济经营性纯收入不超过10%的比例,对有突出贡献的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奖补激励,有效增强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陶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