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玲 李自海 摄影/王将 周俊 赵鸿秀 孙建军 刘素琴 王延伟
7月26日,走进花寨乡千亩艾草种植基地及加工生产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施工车辆往来穿梭,工程建设者们正抢抓晴好天气机遇,打地坪、绑钢筋、筑模型……现场施工严谨规范,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企业正铆足干劲赶工期、保进度,快速推进生产、建设。
花寨乡按照因地制宜、连片开发的思路,打造清、净、静的生态休闲避暑度假基地,发展壮大旅游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花寨乡余家城村茴香种植基地
花寨乡余家城村茴香种植基地
“今年,我们村立足村情实际,推行支部+合作社(企业)+群众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统一流转村民土地种植艾草基地800亩,并提供加工生产土地用地,由专业合作社具体负责实施,真正实现了村民有地方就近务工,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乡村振兴质量稳步提升。”花寨乡余家城村党支部书记廉立欣告诉记者。
花寨乡按照因地制宜、连片开发的思路,打造清、净、静的生态休闲避暑度假基地,发展壮大旅游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在花寨乡茴香种植基地农户正冒着酷暑忙碌着除草、浇水和花期管护
在花寨乡茴香种植基地农户正冒着酷暑忙碌着除草、浇水和花期管护
据了解,近年来花寨乡紧紧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这一目标,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在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培育附加值上下功夫,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建成滚家庄千亩油菜1处,柏杨树、滚家城千亩高原夏菜基地2处,余家城村千亩艾草基地1处,金花寨万亩小杂粮1处,藜麦及中药材基地各1处,持续强化村集体“造血”功能,使集体经济走出一条“产业推动、共同富裕”的新路子,为乡村振兴提供“硬支撑”。
花寨乡按照因地制宜、连片开发的思路,打造清、净、静的生态休闲避暑度假基地,发展壮大旅游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花寨乡党委书记张晓明推介农特产品
艾草种植基地艾草系列产品展示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我们通过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把特色农产品种植作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让特色农产品种植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花寨乡党委书记张晓明介绍道。
花寨乡千亩艾草种植基地及加工生产项目施工现场
花寨乡“星语云端”旅游风景区
除了让村民以“艾”致富,花寨乡还抢抓旅游大通道西南线建设的机遇,秉持“原生态、少干预、亲自然、重创意”的理念,在原花寨乡粮管所旧址和花寨汽车站院内合二为一,以“党建+”模式,建成游客接待中心、农特产品加工及展销中心。在保留两座穹顶式粮仓和现有仓库及房屋的基础上,建成人民公社大礼堂、农特产品加工车间,并配套完善水、路、电、绿化等基础设施,植入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乡村美食、游客接待等业态,打造成集旅游接待、文创展示、农产品加工及销售等为一体的党建特色驿站,从而把马蹄寺、祁连山国家公园景区的游客通过驿站引入花寨、吃购娱在花寨,大力发展路衍经济、通道经济,促进农旅融合发展。
花寨驿站
花寨乡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模式,让特色农产品种植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