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冯杰
近年来,甘州区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和壮大特色农业产业,通过不断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增强了“甘味”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切实发挥“甘味”农产品品牌在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
以绿色有机为导向培优品种
在甘州区党寨镇马站村,这里的有机蔬菜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田间地头,一垄垄碧绿的蔬菜长势旺盛。冷库车间里,一箱箱打包好的蔬菜被码放在运输车里,发往北京、深圳。
马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马兆存说:“我们的一颗西蓝花卖3.9元,一颗娃娃菜卖2.6元,实现了从‘按吨卖’‘按斤卖’到‘按颗卖’。”
2024年,张掖市兆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200万元,亩均收入3.5万元,较普通蔬菜增收5倍以上,带动村集体增收147万元。
甘州区紧紧围绕“三品一标”建设,加大认证扶持力度,全区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04个,注册企业商标品牌35个,获证面积达75.5万亩,其中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4个,甘绿松“娃娃菜”获得全省首个碳标签证书。建成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16个,认证有机蔬菜基地1350亩,转换期2.26万亩。成功举办第八届全国有机大会,党寨镇马站村被正式授予“中国生态有机村”。
以品牌培育为抓手提升品质
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认定的“甘味”区域公用品牌错峰头产品——“甘州娃娃菜”,凭借其优质的产品品质和独特的产地优势,喜获“娃娃菜”产品碳足迹证书,是甘肃省首个获得此项认证的农产品。
什么是“碳标签”?通俗地说,每颗娃娃菜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碳标签”,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看到它们从选苗、育苗、种植、生产、运输、仓储等“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
谈及如何将农产品碳标签转化为“甘味”品牌影响力,甘肃绿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玲信心满满:“我们将通过‘甘州娃娃菜’首个农产品碳标签的认证,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在产品生产中更加严格把控碳排放,助力‘甘味’农产品绿色低碳高质量转型,不断扩大金张掖蔬菜产业的知名度和品牌竞争力。”
甘州区制定印发《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意见》,大力开展“甘味”“甘州味道”农产品品牌培育、宣传保护工作,打造“甘州味道”“甘州娃娃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个,认定“甘味”农产品企业商标品牌14个,其中“传祁乳业”奶制品、“甘绿松”蔬菜制品、“金花寨”小米、“贯党菇业”食用菌入选“甘味”精品品牌目录,张掖肉牛肉、张掖海鲜菇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以拓展市场为目标强化营销
走进“甘州铺子”,映入眼帘的是货架上整齐摆放着的本地特色产品应接不暇,独具创意的文创产品,镌刻着七彩丹霞的丝巾、雨伞将当地的山川美景、人文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甘州铺子”是一家集地方特产、文创产品为主的实体展销+电商直播带货于一体的区域公用品牌,店铺以张掖本土名优特色产品为载体,整合全市60余家优质企业、400多种优质产品,形成了“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的独特商业模式。
甘州铺子作为甘州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典范,是北街街道对基层治理的精准创新探索,自成立以来,成功的运营模式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在基层治理与经济发展领域取得了斐然成绩。
甘州区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借助电商平台开展直播带货、营销推广等活动15场次,建立“甘味”“甘州味道”“云臻•有礼”“甘州铺子”特色农产品展销馆,先后组织传祁乳业、金满园、兆田生态、祁连牧歌等品牌企业参加“甘味出陇”北京专场活动、全国乡村振兴农产品展销活动、“甘味入湘”、有机生活展、兰洽会及区内年货节、农特产品产销对接等活动,“甘味”农产品交易额达到3.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