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9日 (周三)   2~ 20℃   多云
国网张掖甘州区供电公司:高温“烤”验下的光明守护者
2025-07-15 17:36:56 责任编辑:王睿 审核:李晓霞 来源: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微博

甘州融媒讯  七月流火,暑气蒸腾。连续几天甘州区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午后气温直逼40℃。当村民们躲在屋里享受空调凉风时,国网张掖甘州区供电公司的员工们却顶着烈日穿梭在田间地头、村舍院落,用汗水筑牢乡村电网的“防火墙”。

田埂间:“湿身”检修与暑热竞速,14日上午10点,甘州区党寨镇蔬菜大棚区地表温度飙升至41℃,热浪裹着棚内湿气扑面而来。该公司党寨供电所员工田吉浩和同事蹲在大棚旁的配电箱前,为新增的降温风机紧急接电。阳光毫无遮挡地晒在他们背上,工装从领口到下摆都被汗水浸透,贴在身上勾勒出紧绷的线条。

“这几天气温太高,大棚里得靠风机降温,不然西红柿苗就蔫了。”田吉浩说话时,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布满灰尘的工具包上,晕开一小片湿痕。他伸手去拿螺丝刀,金属手柄被晒得滚烫,指尖下意识地缩了一下,又立刻握紧继续作业。旁边的农户看着心疼,递来遮阳伞,他却摆摆手:“伞碍事,快点接好电,你们的菜就少受点罪。”

水渠边:烈日“考验”为清凉托底,15日午后,气温突破40℃,甘州区沙井镇一处水渠旁突然传来报修电话——灌溉专线因高温老化短路,几十亩葡萄地骤然断电。该公司沙井供电所抢修车刚停稳,抢修人员宋福海和同事就拎着工具包冲下车。水渠边的泥土被晒得滚烫,脚踩上去都觉得灼痛,他们却顾不上这些,扒开半人高的杂草就开始排查故障点。

“葡萄这时候缺水一天,损失就大了。”宋福海的安全帽带子早已被汗水泡得发黑,他跪在地上接线时,汗水顺着脖颈流进衣领,工装后背很快渗出一片深色。旁边的农户张大爷递来冰镇矿泉水,他摆摆手:“手脏,先干活!”半小时后线路接通,看着抽水机重新轰鸣,宋福海抹了把脸上的汗,笑着说:“听这水声,比啥都解渴。”

夜幕下:余晖坚守 保电网安稳,傍晚7点,夕阳依旧毒辣。该公司新墩供电所的巡线车行驶在乡间小路上,对10千伏农网线路开展特巡。巡线员张振国手持测温仪检测电杆接线处,仪器显示温度高达58℃。他的额头渗满汗珠,用手背擦了擦,又弯腰记录数据。

“高温天线路容易出问题,得多跑几趟。”张振国指着远处正在抽水灌溉的农田说,“你看那边,抽水机转得欢,说明我们的线路稳。农户们能顺利浇地,菜能长好,我们流点汗算啥。”说话间,他的手机响起,是另一处的报修电话,他立刻招呼同事:“走,下一站!”

这两天,甘州区的乡村大地上,这样的画面处处可见。他们是变压器旁的测温员、电杆上的检修工、电缆井里的抢修者,是烈日下最平凡的身影,也是高温中最可靠的“光明守护者”。当暮色渐浓,乡村亮起点点灯火,空调外机嗡嗡作响时,这些满身汗水的电力人,或许正坐在抢修车旁,就着矿泉水啃着冷掉的盒饭,脸上却挂着欣慰的笑。

在这场与高温的较量中,他们用湿透的工装、晒黑的皮肤、磨破的手套,诠释着最动人的坚守。因为他们知道,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那是流向千家万户的清凉,是高温里最踏实的安全感。(付晓瑛)

主管单位:中共甘州区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甘州区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5003420号-1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220037 甘公网安备:62070212003-22001 
新闻热线:0936-8215223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