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融媒讯 (记者 何长凯 通讯员 段海臣)9月8日,全省制种玉米收获机熟化样机投放及现场演示培训活动在甘州区碱滩镇新沟农场举行。18台由甘肃农业大学与山东巨明公司联合研制的新型收获机正式亮相,现场演示低损摘穗、减损输送等关键技术,标志着制种玉米机械化收获取得重大突破,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机械动能”。
现场会上,来自甘肃农业大学和山东巨明公司研制生产的18台新型收获机整齐排列,参与制种玉米收获机的性能测试。现场演示了低损摘穗、减损输送、强力排杂与快速清种等关键作业环节,全面展现智慧农机“提质增效”的独特魅力,翻开了“科技赋能”推动种业发展向“智慧化”“高端化”跃升的新篇章。
甘肃中垦玉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雷金宏说:“通过今天的示范采收活动,作为种子企业让我明显感觉到这款收获机从收获质量以及对种子的破损、田间撒漏这一块得到了特别有效的改善,特别是带包叶收获,通过现场剥开包叶仔细观察,对种子的破损基本没有,从综合的性能和田间采收的效果来看,目前能够满足我们种子企业机械收获的要求。”
多年来,山东巨明公司与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携手组建专业团队,对制种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技术研发与产品熟化,联合攻克低损柔性摘穗、低损柔性输送、气吸悬浮式果穗与茎叶分离、低损渐变拨皮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发出适配甘肃制种玉米种植模式的专用收获装备。
“我们甘肃农业大学研制的玉米收获机经过四年四代产品的迭代,现在产品已经逐渐成熟,可以进行批量投放。我们的收获机可以实现递送摘穗、递送剥皮,来满足我们制种玉米的收获要求。”甘肃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赵武云说。
山东巨明机械有限公司团队聚焦“低损、高效”目标,成功研发出4YZPS-4D、4YZPS-6D系列制种玉米收获机,该机型为河西走廊制种玉米种植模式农艺技术标准“专属定制”,作业行数4行或6行,作业效率分别为0.3-0.8hm2/h、0.4-1.0hm2/h,以日工作8小时计,单机日收面积达66至96亩,效率提升15—20倍,作业成本降低50%,帮助种植户实现约5%的增收,真正让“科技红利”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实效红利”。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管理处处长刘文武说:“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在农机研发应用探索出了政、产、研、推、用协同联动,各司其职,一体化推进的一个工作机制,我们要通过建立这一套机制,把多方主体连在一起,这样将我们新产品的研发周期极大地压缩,尽快地让产品熟化、定型,进行产业化的生产。”
“未来工作还有很多,特别是售后服务,我们希望畅通问题的反馈渠道,加快服务水平的提升,为我们的玉米制种收获作出更多的贡献,同时也为未来新机型的研发打好坚实的基础。”山东巨明机械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亮说。
近年来,为持续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甘州区聚焦突破制种玉米“机械抽雄”和“机械收获”等关键技术瓶颈,大力推广北斗导航精量播种、无人机植保、机械去雄和低损收获等全程机械化技术,制种玉米生产机械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区配备专用抽雄机7台、联合收获机535台、剥皮生产线60组,先进种子加工生产线22条,主要农作物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7.05%,制种玉米综合机械化水平77.09%。
甘州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站长段海臣说:“我们甘州区聚焦制种玉米抽雄和联合收获这两个关键环节短板,今天通过这个发放仪式对我们收获机具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跟踪机具作业实验验证结果,进一步优化机具的短板问题,力争在一到两年之内把我们的整个机械化收获环节难题解决。”